仿人机器人相关知识大汇集发表时间:2020-02-24 00:00来源: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模仿人的形态和行为而设计制造的机器人就是仿人机器人,一般分别或同时具有仿人的四肢和头部。中国科技大学陈小平教授介绍,机器人一般根据不同应用需求被设计成不同形状,如运用于工业的机械臂、轮椅机器人、步行机器人等。而仿人机器人研究集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传感器,控制技术等多门科学于一体,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从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来看,要完全实现高智能,高灵活性的仿人机器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人类对自身也没有彻底地了解,这些都限制了仿人机器人的发展。 基于ARM9的嵌入式仿人机器人传感器系统设 传感器技术是仿人机器人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仿人机器人之所以能在已知或未知的环境中完成一定的作业功能,是因为它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外部环境信息和自身状态,获得反馈信息,实现系统的闭环控制。目前在仿人机器人中应用的传感器种类繁多,例如视觉传感器、电子罗盘、加速度计和超声波传感器等都是仿人机器人中常用的传感器。 [2]. GP2D12 datasheet http://www.dzsc.com/datasheet/GP2D12_982777.html. [3]. PCB datasheet http://www.dzsc.com/datasheet/PCB_1201640.html. 基于CAN总线的仿人机器人力信息检测系统 (3)控制器应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跟随特性,稳态误差和静态误差校 (4)系统集成在机器人本体上,电磁干扰较强,必须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5)各部分的数据交换必须实时有效和准确可靠。 三。动控制系统设计 (1)CAN总线为多主方式,网络上任一节点均可在任意时刻向其它节点发送数据。 (2)CAN总线上的节点可以通过标识符分成不同的优先级,满足不同的实时要求。 (3)CAN总线采用非破坏的总线仲裁技术,低优先级节点不影响高优先级节点的发送。 (4)CAN总线节点在40m内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MBPS。 (5)CAN总线上的节点数在标准帧格式下可达到110个,扩展帧格式下几乎不受限制。 (6)报文采用短帧格式,传输时间短,出错率极低。 (7)CAN总线通信介质可选用双绞线,其结构灵活,连接方便。 执行层处于整个控制系统的最底层,由不同类型的控制器组成,主要用来控制各运动关节轴系的具体执行过程。由于各运动关节电机的型号不同。承载的重量不同,对控制精度的要求也不同,我们分别为之设计了不同的运动控制器。 ①开环DSP运动控制器 头部和上肢负载重量较轻,因此采用开环DSP运动控制器来对头部和上肢各关节进行控制。这些控制器不需要采样和反馈,直接接收主控计算机发来的控制命令,然后生成相应的执行命令发给各关节轴系,使之转到相应角度。 ②开环MCU运动控制器 手部各个关节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采用开环MCU运动控制器来进行控制。这些控制器采用MCS-51单片机作为处理器,可以直接嵌入到手掌内,它们接收主控计算机的控制命令,利用其IO引脚产生需要的多路脉冲控制信号,控制手部各关节的运动。 ③闭环DSP运动控制器 腿部所有轴系均由直流减速驱动型电机构成,带零位检测。码盘和电位计反馈以及多维力/力矩传感器,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精度要求也高,故采用闭环DSP运动控制器。这部分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关键,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主处理器通过CAN总线与主控计算机进行通信,接收主控计算机的命令并把底层信息反馈给主控计算机,实现更高一级的反馈控制。主处理器通过CAN总线收发器连接到总线上,为提高精度,中间需要进行光电隔离。 3 软件部分的设计 [1] 张涛,机器人引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彭刚,秦志强.基于ARM Cortex-M3的STM32系列嵌入式微控制器应用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 王立权,机器人创新设计与制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王永虹,徐炜,郝立平.STM32 系列ARM Cortex-M3微控制器原理及实践[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5] 超小型120W 12A大功率降压模块.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0.0.0.0.hkpcV8&id=2915378925 [6] 田开坤,如何设计复杂多任务程序[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af6ae2ec4afe04a1b071de23.html 来源:http://www.ca800.com/apply/d_1nspue4rk8pq1_1.html 来源:本文素材来源网络由机器人2025编辑部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 上一篇解放军防疫消毒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