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INSTITUTE  OF  COMMAND  AND  CONTROL

分支机构详情

分支机构详情

Branch details

分享到:

空中交通管制专业委员会

成立时间: 2018年3月30日
挂靠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主任委员: 陈志杰
副主任: 吕人力、刘卫东、齐鸣、杨春雷、张学军、陈平(常务)、赵嶷飞、胡明华
总干事: 张威
联系方式: 胡雨昕 <sklatm@163.com>
顾问: 李鸿志、费爱国、柴文光、樊邦奎
分支机构简介
分支机构活动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中交通管制专业委员会(Air Traffic ManagementSpecialized Committee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Command and Control)是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专门从事空中交通管理领域技术研究、交流与合作的二级学术组织,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和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共同发起,于2018年3月30日在南京成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为挂靠单位,专委会办公室设立在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面对快速发展的航空业,中国民航制定了面向2030年的空管现代化战略,愿景是在20年的时间框架内,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的空中交通管理运行模式和技术体系,全面提升空中交通服务水平,实现安全、有序、高效、绿色的目标。目前,我国在空管理论和方法学研究、运行新概念提出、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培育、系统规划和建设、标准规范制定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军民航空管系统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学问题与核心技术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入,适合我国管制模式、指挥流程和训练特色的自主创新技术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装备的自主性、理论概念的先进性仍需进一步提升。


为了更好的开展上述工作,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在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的指导下,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中交通管制专业委员会。专委会的宗旨是:联合、组织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相关单位和专业人士,广泛开展学术/技术交流与技术合作,促进空管领域发展战略研究,推动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提高空中交通管理在国家科技活动和国际学术方面的影响力,为我国空管领域科技创新及发展提供服务。


专委会工作业务范围和主要任务:

(一)发挥专委会学术交流平台的优势,组织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发展,推动空管领域内的技术进步;组织举办相关专题学术研讨会、学术年会、学术论坛、沙龙以及展览、竞赛等活动;

(二)发挥专委会学术资源优势,推广空中交通管理前沿技术、传播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的科普知识,扩大社会影响,履行社会责任;

(三)开展有关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的发展战略研究,在学会的统一组织下,参与并支撑领域内政策、发展战略与规划、科技管理法规与政策的制定;

(四)坚持创新促进发展,参照产学研用的创新模式,开展空中交通管理科学难题协作研究,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促进我国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科技创新;

(五)通过相关渠道,积极反映专委会内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合法权益;

          (六)开展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的专业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