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其坤:关于科学研究的三个层次——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主旨报告摘要发表时间:2024-07-08 10:18 编者按: “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国科协常委、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在荣获202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于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以独到视角,用三个“3”给出精妙回答。此番深邃阐述,揭示了科研的内在逻辑与价值追求,启示、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更加扎实的步伐,在科研道路上坚定前行,共筑社会繁荣之基。 7月2日,薛其坤院士受邀在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广西南宁)的主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关于科学研究的三个层次》的主旨演讲。 仪器、材料和发现 第二个“3”: 发明、拓展和应用 与此同时,科学研究可以从3个层次——发明、拓展和应用去理解。发明/发现阶段的突破为科学界带来新的理论、视角和工具,拓展阶段的研究将这些新发现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而应用阶段的研究则进一步深化和扩展这些发现的应用范围和影响力,可用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这3个层次的关系可更直观地表述为:“发明”解决的是从0到1的问题;“拓展”解决的是从1到10的问题;“应用”解决的是从10到100的问题。每个层次的研究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仪器、材料、发现”均可切分出“发明、拓展、应用”这3个层次。在“仪器”这一领域,以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为例。扫描隧道显微镜是在1981年由德国科学家格尔德·宾宁和瑞士科学家海因里希·罗雷尔发明的。扫描隧道显微镜使人类可以实现原子分辨测量,这对于表面物理研究等领域的推动作用是极大的,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得益于纳米科学的兴起,扫描隧道显微镜作为原子尺度的科学利器,出现了多个方面的拓展:其中一个是来自IBM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实验室的唐·艾格勒所做的原子操纵,另一个是华人科学家何文程所实现的化学分辨。其他方面的技术拓展还有时间分辨/超高真空/高压STM、近场光学显微镜、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这些非常强大的表征工具都是因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第三个“3”: 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和英雄精神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薛其坤在报告中结合自身科研经历还表示,科学研究的最高层次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 一是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事业的家国情怀;二是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奋不顾身的忘我奉献精神;三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为祖国争光、为人类进步添彩的英雄精神。 来源:本文综合科技导报、中新社等新闻和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