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化指挥控制论坛在京成功召开发表时间:2024-05-27 10:52 2024年5月19日下午,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CICC无人系统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无人化指挥控制论坛”在京成功召开。本次论坛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的重要指示,围绕大模型、群体智能在无人系统、集群控制、智能网信体系、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邀请7位领域知名专家做学术报告,助力军事智能化发展和联合作战能力提升。 武楠教授作专题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武楠教授作“天地融合智能组网技术”专题报告。报告从下一代天基网络架构和资源特征出发,分析天地融合组网技术现状与挑战,探讨网络体系架构、混合业务智能感知与接入控制、细粒度资源感知与时敏路由等关键技术,介绍了面向天地融合智能组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方浩教授作专题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方浩教授作“无人系统协同一致感知、规划与控制”专题报告。报告针对实际任务中在不同层面对于一致性协同的不同需求,从协同视觉SLAM的感知一致,严格时序约束下的可信行为规划一致,时变安全空间约束下的分布式控制一致等层面分别介绍了无人系统协同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其技术内涵,最后对无人系统协同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以期对相关研究起到借鉴和引导作用。
赵丹作专题报告 东南大学赵丹作“弹性指挥控制体系设计:复杂网络弹性控制视角”专题报告。报告从复杂网络弹性控制的视角出发,首先介绍了复杂网络韧性的概念,强调了在面对外部干扰和内部故障时,网络保持稳健性和自愈能力的重要性。随后,重点讨论了物理层、信息层攻击下基于攻击隔离的弹性协同控制策略设计问题,介绍了可隔离网络的概念,从通信拓扑架构层面为弹性指挥控制体系设计提供了新视角。
董仁智作专题报告 电科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董仁智作“马赛克作战模式的战斗网络智能重组技术”专题报告。报告围绕构建杀伤网快速闭合杀伤链的作战模式,从高动态、强对抗环境下战斗网络重组策略生成的基本方法与现有相关研究,以及AI智能重组算法与仿真验证等方面阐述马赛克作战模式下的战斗网络智能重组技术。 周新作专题报告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周新作“无人作战体系研究”专题报告。报告针对反无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提出了加强体系顶层规划、标准规范制定、一体化反无指挥系统研制、新概念武器运用、加强对抗演练等发展建议。并对多方向、多波次、集群无人机攻击,提出构建体系化综合反无人机解决方案。 潘璐阳作专题报告 厦门渊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资深解决方案专家潘璐阳作“军事大模型落地的挑战与对策”专题报告。报告通过借鉴人类快思考与慢思考的底层逻辑,给出大模型技术融合知识图谱、强化学习、运筹优化等技术的认知决策解决方案,采用“大模型+小模型+领域知识库”融合协同方式,形成军事大模型在信息获取、分析理解、知识推理和方案生成等8项能力,通过10+个军事大模型项目的落地,不断丰富并归纳形成最佳实践。 余文泉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作专题报告 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陆上无人系统研发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余文泉作“地面无人系统智能新架构初步思考”专题报告。报告以地面无人系统是无人系统的典型代表,通过分析地面无人系统在智能新架构方面现阶段所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初步提出了地面无人系统新架构的发展目标、发展路线和发展策略等总体思路,并且针对地面无人系统中基础硬件架构、软件架构、通信架构、产品架构和生态架构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法,以及初步明确了运用智能新架构后的地面无人系统新质作战力量的典型应用场景。 |